打印
分类:同性之恋

吻      在中国长期以来,同性恋话题都是隐讳的。在2001年,同性恋才正式从“精神疾病”中退出舞台。但是看看现在的情形,中国各大城市,如广东、北京都有各种不同发展程度的民间草根同性恋组织或协会。在2012年3月两会期间,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女士向人大代表寻求支持提交同性婚姻法案,虽遭到代表们的冷淡回应,但也算一大突破。[...]

而中国的同性恋者们呢,他们正在渴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在目前,同性恋话题在中国的主流媒体仍然缺失,如电视节目、报纸、杂志,所以同性恋者们正在寻求另一种渠道使得大众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而此时,网络、社交平台正在中国蓬勃发展,有些甚至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因此他们的异军突起,如博客,微博,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同性恋者们“发声”和组织活动的重要途径。

目前一个非常典型的民间草根同性恋组织则是同性恋亲友会。它旨在集合同性恋者们父母、家人、朋友的力量来改善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短短四年间,此组织已发展到其他8个大城市,并且其新浪微博的关注已超过两万两千多人。在约200名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成功的组织了各种丰富的活动。并且其微博和博客已成为同性者们抒发内心、大众广泛讨论同性恋各种议题的重要平台。同性恋亲友会的执行主任阿强在其博客中写到中国人最重要的春节已成为同性恋者们最难熬的时段,他说: 

     “为了躲避压力,很多同志平常会选择到远离家人的城市工作,离得远,父母只能在电话里唠叨。但春节相聚,七大姑八大姨的询问,还有父母面对面的关切,让很多人难以招架。再加上身边大多数的同学、朋友是异性恋,他们多已婚嫁,甚至有了孩子。在春节团聚的主流气氛对比之下,看上去‘孤单单’的同志们,就会心理压力倍增。承受力差点,内心不够坚定的,会顺应父母的要求,也跟着‘谈婚论嫁了’。”

此类传媒也正在成为同性恋活动家们组织运动的重要手段。2013年1月,一名29岁的同性恋男孩跳楼自杀。他曾是一个高高的、阳光的音乐才子,但是无法忍受母亲的逼迫和让母亲失望的后果,他最后选择了逃避。这个事件如同地震般,震撼着社会每一个普通人的良心。在他临走前,他用新浪长微博记录下了他的整个心路历程。在他走后,这封信很快就在微薄广泛传播开来。随后,几百名同性恋者的父母联合写了一封发给社会的信,发表在各类博客上,在此截取其中一小段:

     “我们呼吁所有的家长能包容、理解、接纳自己的同性恋子女,当孩子在社会上受到偏见和歧视时,请张开你温暖的双手,拥他们入怀。我们的孩子喜欢同性,不是病,没有错,更不是罪。不要用亲情伤害他们,爱孩子,请首先尊重孩子。”

>

同时社交网络帮助同性恋者们分享信息,让人们知道他们的故事。例如,同性恋亲友会阿强记述了他是如何一趟又一趟跑民政管理局去注册同性恋亲友会,但是仍然无法获得批准的故事。他说,他已经跑了七趟了,每次他都得给接待他的人作一番长篇感人的演讲。第一次,一个年轻的科员直呼“太敏感了,没办法”,所以阿强不得不把提案递交给一个又一个级别更高的官员,直到局长。在此过程中,有些官员说“国家没有法律说同性恋是合法的,暂不注册”,也有官员建议他去掉“同性恋”这三个字,但阿强坚决反对。现在,一年多也已过去,此申请已经被拒绝了4次,仍然搁置在那等待考虑。正如阿强所说:“对于搞环保、教育、抚贫的机构来说,注册就是走程序,而对于同性恋机构来说,注册的关键并不在程序本身,而是在主管注册的人他怎么看这个事,注册的过程更像是反歧视的一个过程。”始终阿强也相信,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的,并且过程也是目的。通过这个申请,人们的价值观在得到挑战,同性恋者的权益也得到宣扬与传播。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同性恋者们通过此类传媒,成功推动了中国大众对同性恋方方面面的讨论。比如,在微博或博客上有关于中国第一个母亲公开支持女儿同性恋的故事,有关于同性恋官员因其性倾向而被不法勒索的故事,也有关于中国一千六百万女性与同性恋男人结婚,和其婚姻是否可以被定论为“可撤销婚姻”的讨论。

中国是一个长期以来同性恋几乎隐形的国家。但是随着与世界日益广泛的交流,和受到西方同性恋权益运动的影响,中国人对同性恋的认识有了较深刻转变,并且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也敢于站出来承认自己的性取向,并试图争取同性结婚的权利。但同时还有很多人仍然对同性恋抱有较强的偏见与歧视,悲剧也在不断上演。所以此类“发声”以及大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转变已非常急切并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此时各类社交网络平台的突起正好为中国社会更广泛地讨论同性恋议题,改善同性恋生存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中国已经开始变化,并且在其正确的轨道上,值得庆幸。